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华域医疗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628688034
客服QQ:3614418248
地 址: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SBI光谷创业街1栋501

“气血”是门玄学?气血养生了解一下

来源:admin浏览量:发布时间:2024-12-24返回上级

      “这是因为你气血不足!”


  你去看中医的时候,


  是不是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?


  对现代人来说,


  “气血”似乎成了一门玄学。


  肤色发黄,毛孔增大,


  面部生疮,头发枯黄,


  心烦气躁,困倦乏力,


  肢冷畏寒,月经失调……


  其实,


  这可能是气血不足找上门了。


  那到底什么是气血呢?


  又应该如何补气养血呢?


  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,


  了解一下气血以及温养之道。


  从中医角度讲,气是人体的动力,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。


  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。”人体一旦气血不足,就容易导致脏腑功能减退,引起早衰。


  女性天生与气血有不解之缘。中医认为,女人以血为本,月经、妊娠、生产,无不与血有关。


  因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,女性更易患上缺铁性贫血。


 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诱因是气虚体质兼夹阴虚体质。

  看眼睛


  俗话说“人老珠黄”,其实指的是眼白颜色变得混浊、发黄,有血丝,这表明气血不足。


  眼袋很大、眼睛干涩、眼皮沉重,都代表气血不足。


  看皮肤


 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,有光泽、弹性,代表气血充足。


  反之,皮肤粗糙无光泽,发暗发黄,长斑代表身体状况不佳、气血不足。


  看头发


  头发乌黑、浓密、柔顺代表气血充足;头发干枯、易掉发、发黄、发白、开叉都意味着气血不足。


  看耳朵


  通过搓耳能看出人体12筋脉气血状态,搓耳五六下,观察颜色:


  如果耳朵颜色不易消退,说明有热;如果耳朵红色消退后反而发白,或者搓不红,说明气血不足。


  摸手的温度


 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,代表气血充足,如果手心偏热、出汗或手冰凉,代表气血不足。


  看睡眠


  成人若能像孩子一样入睡快、睡眠沉,呼吸均匀,一觉睡到自然醒,表示气血很足。


  而失眠、惊悸、多梦,一般代表血虚。


  看运动


  运动时出现胸闷、气短、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,代表气血不足,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、浑身轻松的人,说明气血充足。


  看月经


  女性的月经和气血关系十分密切,如果月经量突然减少,甚至停经,那么很可能是气血不足所致。


  温馨提示: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全部出现,根据个体情况,有的只有1-2种。相同的症状也有轻重之分,轻的症状可以食补,重的需遵医嘱,服药治疗。


  不良生活习惯


  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气血不足。比如经常熬夜、长期久坐或是整天躺着、不运动、劳累过度等。


  脾胃虚


  胃的消化功能减弱,则食量减少,脾虚则运化无力,气血来源得不到保障。


  思虑过度


  思虑劳倦过度,会导致神疲乏力、心神不宁,出现心悸、健忘、失眠、多梦,甚至情志异常等症状。


  思虑过度还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,时间长了,脾气虚弱,运化失调,气血就会不足。


  气血不足如果不及时调理,五脏六腑长期受到伤害,可能会出现病理性损伤,引发各种慢性病,如心脏病、脑血管病、失眠、脱发等。


  夏季是一年四季里面最好的补气血季节。


  此时补气血不能过于滋腻,不然脾胃运化不了,促生痰湿热;同时,夏天吃生冷寒凉、吹空调的机会太多,脾胃容易受寒,最好的方法就是温暖脾胃、通补气血、阴阳平衡。


  百合红枣银杏羹


  材料:百合,红枣,白果,牛肉,生姜。


  做法: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,先用猛火煲至水滚,放入百合、红枣、白果和生姜片,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,加入牛肉,继续煲至牛肉熟,即可放入盐少许,盛出即食。


  功效:补血养阴,滋润养颜,润肺益气。


  南瓜红枣生鱼汤


  材料:南瓜,生鱼头,红枣,生姜。


  做法:将以上各物洗净,南瓜需切块,红枣去核;生鱼头去鳃后剁成块。生鱼可用花雕酒、胡椒粉腌拌片刻后,起油锅煎至微黄,再加入清水1300毫升和生姜,以武火滚沸后放入南瓜、红枣,改中小火滚约20分钟,下盐调味即可。


  功效:健脾胃、补气养血,尤其适合女性食用。


  当归红枣老鸭汤


  材料:老鸭,当归,红枣,姜,清水。


  做法:将老鸭斩块汆水,当归、红枣洗净,姜切片待用。净锅上火,放入清水、姜片、老鸭、当归、红枣,大火烧开转炖50分钟调味即成。


  功效:补血养血,滋阴消暑、补虚养肾,适用于气血不足、阴虚体弱及久病之后的人补血、增强免疫力。


  除了在改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调养气血及食补外,中医还推荐了养气血的三步法。


  第一步:调脾胃


 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运动可健脾胃。适度运动对调气血很有好处,除此之外,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、山药、莲子、扁豆、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。


  第二步:养肝血


  肝藏血,主疏泄,调气机,有助脾胃运化,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。


  两手伸直,手心相对,上下搓,前后揉,然后两手做“负阴抱阳”的动作——右手包着左手。


  此外,中医认为“肝郁则脾虚”,因此切忌生气,保持良好的情绪很关键。


  第三步:远寒邪


  中医认为,寒邪会让血液瘀滞,经络不畅,气血生化受阻,极易导致关节病变、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。


  天冷的时候出门,务必做好保暖措施,在家要忌食寒凉、温水泡脚、勤做按摩。